李裕兴针织厂:一个广州品牌的沉浮

2024-09-22
浏览次数:0次
返回列表

作者:叶曙明

在这里,我们以一个广州品牌在20世纪前半截的经历,作为一个解剖的“标本”,看看人们所走过的,到底是一条怎样的崎岖道路,苍黄翻覆的历史变局,对他们的人生又有怎样的影响。

出生于东莞云山乡的李宇峰,清宣统二年(1910年)在广州均安银号做杂工,五年后升为“帮柜”。他目睹着辛亥革命的发生,目睹着大清王朝的垮台;又目睹着洪宪帝制、护国战争、南北战争,国无一日安宁,民无一刻喘息。

1919年,25岁的李宇峰开始创业,用父亲在安南做百货店生意的积蓄,在广州长寿西路永华坊创建“李裕兴织造厂”,以“黑妹”为注册商标,主要经营织袜,染整则交给别的厂加工,然后自己包装销售。后来因为广州扩筑马路,工厂迁到华贵路继续经营,生意越做越兴旺。

最古老的行业

清末民初,织造业在广州是一个非常兴旺的行业,几近饱和,仅西关附近的纺织工场,便多达两千五百多家,分布在带河基、晚景园、龙津桥、金沙滩一带,从业人员五万余人。尤其到了民国以后,国内消费风气丕变,西式的衣饰大行其道,潮流兴穿西装赶时髦,洋服业以突飞猛进之势,进入国内市场,1921年广州的洋服从业人员,已逾千人。李宇峰既不做传统的长袍马褂,也不做新潮的西服,而是把目光盯住了袜子,无论传统还是新潮服装,都离不开袜子。由于他注重开发花色品种和提高质量,使黑妹牌线仔袜销路畅旺。

1930年代,广东在陈济棠治下,没有卷入中原的战乱之中,环境相对稳定,经济发展迅速。政府推行改良币制、税制,取消苛细杂捐,实行保护税率,发展省营企业,奖励人民投资等一系列刺激经济政策。

谁也不清楚这样的稳定时期,可以维持多久,但李宇峰已在积极筹划扩充业务,1934年,他看到市场上兴起针织内衣,当机立断,投入生产各类纱支的汗衫背心、卫生衣、棉毛衫等纯棉针织品。他意识到,要在这个强手如云的市场中,突围而出,不能再沿用传统的机房(从事丝、棉织业的手工业作坊)生产方式,必须引进先进的机器与技术,拼效率、拼质量、拼规模。

于是李宇峰回到东莞,把父亲置的七亩田产卖掉了五亩,用来购置用于织造汗衫背心、卫生衣裤、单面棉毛衫等布料的进口电动台车(又称汤姆金机、威噜机)、织造双面棉毛衫布料和卫生衣裤有弹性罗纹领口、袖脚的圆筒机,使李裕兴针织厂的生产效率大大提高,质量优于他人。

民国时广州街头

卖田地,买机器,其象征意义,耐人寻味。“好仔唔卖阿爷田”的传统观念被打破了。因为耕田的收益,远不及机器,这个道理一旦明白,什么老观念都得应声而破。一个新的工商业时代,就这样不可抗拒地来临了。这不是哪个人心血来潮的发明,而是受着利润的驱使,被市场逼出来的。

李宇峰的主打产品60支纱用双荔牌、80支纱用红妹牌、42支纱用黑妹牌和32支纱丰年牌,以其幼、洁、爽、滑、薄及色光白度好、缩水变形小等优点,在市场上与法国的120支纱鹿头牌、英国的120支纱洛士里牌、德国的100支纱铁塔牌汗衫,正面硬撼,一炮而红,夺回了不少的市场份额。李宇峰又把更换下来的袜机迁往梧州,与当地的万发隆商号合作开办支厂。

然而,抗日战争一爆发,李宇峰的所有心血,顷刻摧毁殆尽。工厂被日军拆毁,货物被没收,李宇峰恓恓惶惶,逃难到香港,为了维持生计,不得不把梧州分厂贱价出售。战争结束后,李宇峰已无力复业,只好把黑妹商标和李裕兴字号送给了在广州经营百货洋杂批发的陈国樑、陈德明兄弟,利用他们的财力,在广州十八甫富善西街重新建厂,恢复生产,陈氏兄弟请李宇峰担任厂长。

60年代的针织机械

那一刻,李宇峰总算又看到了希望,他半生的心血没有白费,消费者还记得他的产品,黑妹品牌在省港澳继续享有很高的声誉。

但可惜人间无处不巉岩,内战突然爆发了,百孔千疮的国内经济,还没从八年抗战中缓过一口气,又跌入了黑暗深渊。从1947 年起,政府实行严格的经济统制,贸易、外汇、内汇、商品无一不受管制,内地工商业不振,而内地工业原料因有输出入管制限制,供应不足,港穗走私乃盛极一时;且因战局影响,法币贬值,人心惶惶,更有经济学家预言,1948年的物价,将上涨550万倍。工商业在金融动荡、治安混乱、交通不畅、原料提价和洋货倾销的重重压迫下,可供喘息的空间,愈来愈少。

陈氏兄弟对前途失去信心,把大部分设备和资金转到香港,广州的工厂陷于半停顿状态。李宇峰好不容易才争到的三分春色,至此又复二分流水,一分尘土了,就算是铁打心肝铜打肺,到了这般田地,也不免志丧气沮。但李宇峰没有跟着陈氏兄弟去香港,还苦守广州这个烂摊子。他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那些逝去的岁月?为了割舍不了的青春梦想?

李宇峰创立的双荔牌

历史有如九曲黄河,浪淘风簸,云雷喷薄,一泻万里。1949年,是一个急风骤雨的大时代,李宇峰再次目睹一个王朝覆灭了,一个新政权诞生了。中国再次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巨变。

在共和国成立的头十年,人民的奋斗精神、团结精神、自我牺牲精神,凝聚成巨大的能量,超过了中国历史上任何一个时代。人们对美好生活热烈追求,可歌可泣,感人肺腑。用历史的目光去看,也许会觉得他们对新社会的理解,过于简单和朴素,但这更使得他们的牺牲和奉献,蒙上了一层永不消褪的悲壮色彩。

1950年,石龙、太平、莞城各地的工商业联合会筹备委员会先后成立。1956年正式成立东莞县工商业联合会。这时全国已处于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之中。李宇峰在广州,和东莞的工商业者一样,经历了1952年的“三反”(反行贿、反偷漏、反盗窃)“五反”(反行贿、反偷漏、反欺诈、反盗窃国家财产、反盗窃国家经济情报)运动和1956年的资本主义工商业改造运动。置身于时代惊涛骇浪中,工商业第一次深切体会到社会主义革命无以伦比的震撼力和冲击力。

从1956年1月17日起,《南方日报》连续发表有关掀起私营工商业社会主义改造高潮的社论。号召工商业者积极迎接全市改造高潮的到来。在大大小小的座谈会上,参加会议的资本家争相表示,回去一定积极推动全体私营工商业者在几天内全部申请公私合营。许多人回到家里,和妻子抱头痛哭,一生心血,就这么付诸东流了。但第二天他们从泪湿的枕头爬起来,又到街上敲锣打鼓了。

在公私合营的运动中,李宇峰创办的李裕兴针织厂,被列为广州市1954年实行公私合营的26家工业企业之一。当时的李裕兴,每年可生产各种汗衫60万件以上,利润超过11万元,是广州市针织行业中产量最大、盈利最多的企业。其产品在市场极受欢迎,许多人在穿“黑妹”汗衫时,故意把牌子露出来,招摇过市,成为一种时髦。

1953年,政府对私营企业实行统购统销。李裕兴的产品全部由中国百货公司包销,所有原料棉纱及各种染料,均由花纱布公司和化工公司供应。1954年12月,李裕兴针织厂在一片锣鼓声中,宣布实行公私合营,成为广州市第一批公私合营的企业之一。

庆祝公私合营

公方干部浩浩荡荡进驻企业,资本家被安排进有职无权的“董事会”,挂名领薪;私方从业人员,统统由国家“包下来,养起来”。作为资方人员的李宇峰,合营后担任秘书股长,负责协助各厂长抓好生产管理工作。尽管历尽人间沧桑,但他依然勤勤恳恳,为厂操劳,每天两眼一睁,做到熄灯,就这样一直做到退休,才一步三回头,依依不舍地离开了他为之奋斗一生的工厂。

英国大文豪肖伯纳有这么一段话:“生活不是残烛,而是光亮的火炬。把握着这一刹那,使它尽量发光,移交给下一代。”用来形容在历史巨浪中,展示出顽强生命意志的粤商,生动而准确。因为他们相信,山海争水,水必归海;雨后彩虹,分外妖娆;他们更相信,中国的明天,终有水满清江花满山的一天。

读本号文章,品广州往事:

水上的广州:山为骨骼,水为血脉

霍英东与白天鹅

曾经世外桃源的基立村

榨粉街内的大清遗民

×

福建bsports(中国)智能装备股份有限公司